啟動體內神醫(健康之鑰研究院)培訓搖籃(此網站由創院 劉俊厚院長親自建構)

健康之鑰研究院第78期康健開關法招生(P1速成班)
5/18尚有名額周日 (9點~12 點;14點~17點)(一天授畢課程)
 
 
源起研究實踐啟動體內神醫近半世紀,發現用對方法疑難雜症有機會                    

絕處逢生→健康之鑰研究院 劉俊厚院長筆

(■16年全盲逆轉成功重見光明 ■10年失聽■20年失嗅■粉碎性骨折■3個月與3年植物人■中風■近40年小兒麻痺恢復正常行走 ■30年腳跟痛■23年精神分裂■30年腳踝痛■頸椎手術失敗四肢癱瘓■10年舞蹈症■眼癌黃斑部病變■巴金森氏症■小腦退化症…等)想幫助更多人康健唯有教育傳承
作法避免技法流失,手稿十數本書外,回饋臺灣鄉親,經驗傳承親授技法訣竅,改變醫技認知…將傳承整個課程分多個階段(p1… … )

 

 

推廣新編開關療法書籍課程秉持的四大特色:

1.『教』『學』合一:課程編輯,把所有症狀的能量開關點相關訊息透過教科書,及講師現場實際按壓操作,每個學員會很精準掌握其位置所在。

2.『安全』『有效』:每個症狀的開關點取穴以四肢遠端為主,基本上不在患處調理,避免患處的病情延展而導致誤會,以為因不當的調理而引起產生糾紛,除了絕對安全外,也充分的發揮上醫的追求境界,『上病下醫』『左病右醫』。

3.『簡單』『易學』。

最後,再次感念恩師教誨,有機會傳承此不打針、不吃藥,只要啟動開關調頻,就能走上康復之途!因而融入這30幾年的工作日誌與經驗記錄,透過本書籍與當面授課給需求者來做參考,因才疏學淺,還請前輩多多不吝指導 。 感恩再感恩! 

其學習開關技法的背景對象:

1.完全沒有醫學與經絡基礎背景的限制:因教課書的對症處方箋圖示非常清楚,只要依圖按壓即可,就能輕鬆學會啟動身體的自癒力,自我保健,亦可幫助周遭的親朋好友消除身體上的不適,恢復健康。

2.有醫學與經絡基礎背景者:如能歸零放空學習,因教課書的對症處方箋圖上所示的開關點,實質上已經跳脫大家所認知的經絡,它還包括了神經學、肌筋膜學、阿是穴學、全息全相學、遠絡療法學。) ,當開關療法學成後,再加注自己現有的專業,假以時日,必能更上層樓成為業界的翹楚。

全套開關療法叢書,正名為健康之鑰叢書,分為單穴療法、彩光無痛康健法、新耳穴康健法及分初、中、高三階段的課程(為了更熟悉此三階段課程的學習度,特設此三階段的前置入門篇以利進入門檻 。)

 

入門主要是生物全息律論述,它具有簡單、方便、用途廣、療效高、診治速度快等的特性,為健康之鑰必修課程

遠在西元前四世紀,現代醫學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人體全息律驚人類似似的觀點:『在身體的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樣存在於最小部分中,這個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而這些部分是相互關係的,能把一切變化傳給其他部分』。這種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的全息思想,全部呈現。

同樣這個希被克拉底,又語出驚人:『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身體。』希氏的觀點,代表了古埃及人早已認識到虹膜學,是整個人體資訊縮影的全息觀點。

全息胚針灸介紹:1973年,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息胚學說,創立了全息生物學。

全息胚學說提示了生物體上存在另一種統一的結構和功能單位,這就是全息胚。張穎清教授從而發明生物全息診療法。

所謂「生物全息律」即生物體的某局部能反映整個生物體的訊息之謂。人類作為一種生物,也滿足全息律。

事實上,人體的全息單元遍佈於全身,如張穎清教授發現的第二掌骨、法人發現的耳穴、中醫的脈診、面診、舌診、手足針灸穴位、手足反射區等,皆由一局部反映了整體的訊息,是整個人體的縮影,張穎清教授特稱此具體而微的次單元為「全息元」,而「全息元」當中還可存有更小的「全息元」。單一細胞亦包含了全身的資訊,可視為人體最小單位的全息元的概念。

 

手掌手背可說是人體全息之鏡,通過手診可以了解人體各個部位的健康狀況,並可發現未病,事先預防。手診圖是一張全息圖,其圖上標明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反射區,當我們有病痛時,通過按摩手掌上相應的反射區,可使症狀緩解、好轉乃至痊癒。

 

「手針」是一位教授在1970年代無意中發現的。他有摸手的習慣,某次頭痛時在手上揉捏,頭竟然不痛了,不僅如此,他還在手上找出了與中醫對應的經脈穴道,慎為可貴。

其觀點是人手上最重要的指頭是中指,對應人的身體中心。手背對應人的背面,手心對應人的正面。中指的指尖對應頭部,第一個關節對應頸椎。

因此簡單易學,為學習者所喜愛

中醫認為:“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熏於面……

面部是人身各部氣血匯聚之所,是全身臟腑、肢節、經絡的反映中心。因此,人體有病時,往往可以在顏面部有所反映。

 

《黃帝內經》就系統描述了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面部的特定投射區域,並賦予其全息診斷學意義。本面部反射區掛圖就是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結合臨床總結繪製而成,對於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應療法,不但可以運用人體各部位酸痛之治療,連運動傷害、跌打損傷、骨折後促進復原、皮膚潰爛傷口不易癒合等等與氣血循環有關之症狀,都有顯著功效。另外在各對應部位的關節做運動或拉筋,可迅速的消除筋骨肌肉的疲勞,強化關節筋骨的作用。

例如:

1.右小腿後方痛,治療的對應點在右小手臂內側。
2.左手大拇指痛,治療的對應點在左腳大腳趾。
3.右腳背痛,治療的對應點在右手背。
4.左手腕酸,做左腳踝的對應運動。
5.右膝關節疲勞,做右手肘的對應運動。

對應療法在臨床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只要能掌握對應原則,治療的效果將會提高,目前主流醫學對於酸痛症的治療方法,除了消炎藥及肌肉鬆弛劑等藥物外,並無積極有效的方法,對應療法成本低,方法正確幾乎無副作用,療效顯著快速,一方面又可節省醫療資源,避免健保資源的浪費,以及可做為民俗傳統療法,對於疼痛症治療未來發展的主流!

人體有左右對稱的十二條經脈,共二十四條三陰三陽分布於手足與身軀,由體表循行至體內六臟六腑。

   三陰乃太陰、厥陰、少陰。

   三陽乃陽明、少陽、太陽。

   太陰有手太陰肺經與足太陰脾經。

   厥陰有手厥陰心包經與足厥陰肝經。

   少陰有手少陰心經與足少陰腎經。

   以上三陰共有六經上下相通

陽明有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

少陽有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

太陽有手太陽小腸與足太陽膀胱經。

以上三陽共六經上下相通。

 因為三陰三陽上下相通。故有手與足相對的對應療法之基礎理論。

人體左側的經脈與右側的經脈相通,左肺經通右肺經,左脾經通右脾經,左大腸經通右大腸經,左胃經通右胃經,左心經通右心經,左小腸經通右小腸經,左膀胱經通右膀胱經,左腎經通右腎經,左心包經通右心包經,左三焦經通右三焦經,左肝經通右肝經,左膽經通右膽經,因左側與右側經脈相通,故左右亦有對應作用。

 

 

 

 

 

 

 

 

 

 

 

 

 

 

 

 

 

 

 

 

 

 

 

 

 

              

http://youtu.be/B___rS3quSc

 

http://youtu.be/3872g6k7Wws

 

  

 

 

©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7-2030

 任何人或机构在抄袭、抄录或连结前,若未获书面同意均当作是侵犯版权行为

 

 
文字型的訪客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