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
菠菜又名菠斯菜、菠棱菜、赤根菜、鸚鵡菜、紅菜等,為藜科植物菠菜的帶根全草。相傳古時由西域傳入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史,現在我國各地均有栽種,是一種常年供應市場的綠葉蔬菜之一。菠菜的莖葉肥嫩滑利,根味甘美,適於涼拌、炒食、做餡、做湯,均甚可口,且其莖葉、根、籽都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入肺、腸、胃經。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健脾和中、止渴、解酒毒熱毒之功效。可治療衄血、便血、貧血、大便澀滯、小便不暢、肺結核、高血壓、糖尿病、夜盲症等病症。唐代名醫孟詵說它能「利五臟、通腸胃熱、解酒毒」。《隨息居飲食譜》認為它能「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儒門事親》指出,凡老人久病,大便澀滯及不通者,「時服葵菜、菠菜,豬羊血,自然通利 也」。
菠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胡蘿蔔素、蛋白質、礦物質、鈣、鐵等營養。菠菜中胡蘿蔔素含量略高於胡蘿蔔;維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高2倍,比白蘿蔔高1倍。一個人一天只需吃100克菠菜就可滿足肌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500克菠菜中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於2個雞蛋。菠菜中所含的礦物質主要是鐵質和鈣質,尤其在根部含量較高。
菠菜有補血、止血的效用;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葉酸可以改善貧血;胡蘿蔔素則具有延緩細胞老化與保護眼睛的功能。菠菜也含有一種類胰島素的物質,能保持血糖的穩定,尤其適合第二型糖尿病病人。
菠菜中含有輔酉每Q10,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因而具有抗衰老和增強青春活力的作用。此外,菠菜中所含的物質可以促進胰島腺的分泌功能,分泌胰島素,能夠幫助消化,亦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菠菜所具有的營養甚豐,它能暢通腦下垂體荷爾蒙的分泌,收縮肥胖者過多的脂肪,而能消除疲勞。
菠菜雖有一定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但在食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等有機酸,草酸本身具有澀味,同時草酸能與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沈澱,不易被人體吸收。因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故菠菜不能與豆腐同煮。為了減少草酸對鈣吸收的影響,並減輕菠菜的澀味,吃時可將菠菜用開水煮或燙一下後撈出,其中80%以上的草酸便留在水中,然後再與豆腐同炒或拌,可使其營養物質吸收充分。同時,木耳、蝦米、海帶、紫菜等食物含鈣量亦豐富,不宜與菠菜同煮。二是菠菜性冷滑,腸道虛寒腹瀉患者宜少食。
糖尿病:
菠菜根100克,銀耳100克,煎水煮服,日用兩次。
上班時間 (劉小姐)(02)2913-4126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2段200號12樓之2(捷運淡水新店線七張站一號出口右轉至永華街口)
(瑞齊寧自然醫學中心:劉俊厚資深研究員) 0935-446-045
QQ:860644619
skype:keenonu2011
Fax:(02)2915-4392
king521020@yahoo.com.tw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opyright 199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