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落蘇、崑崙瓜)
茄子,原產於印度,但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就開始種植。在中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就把茄子傳入非洲,14世紀又從非洲傳入義大利。從此,茄子的栽培就遍及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各地。歐洲探險家的探險航行,把茄子傳播到各處新發現的土地。
茄子是屬於瓜豆類的傳統蔬菜,擁有醒目的黑紫色和獨特的風味,北方人習慣做燒茄子,南方人則喜歡蒸熱後做涼拌菜。本品為茄科植物的果實,性味甘、寒,成分以醣類為主體,含蛋白質、脂肪、鈣、磷以及維生素B、C、P,茄子纖維中含皂草甘。種子中含龍葵量高,能抑制消化道系統癌細胞的增殖;元代忽思意著的《飲膳正要》謂「茄子鰻頭」,就用作抗癌病患的常用食物。
茄子又名酪酥。品種有白茄、紫茄、青茄三種。論其質量,要以自茄、紫茄為佳。茄肉軟嫩、清淡,只要稍加烹調便色、香、味俱佳,是家常喜愛的佐餐菜。
茄子的藥用價值在中國古代的醫籍上早有定評,如《本草綱目》、《隨息居食譜》均談到茄子能散血、止痛、去瘀、利尿、消腫、寬腸之功。
茄子中含有許多糖類、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A、B、C、P)和鈣、磷、鐵、鉀等,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茄子蛋白質和鈣的含量要比番茄高三倍多。500克紫茄子的維生素P含量可高達3600毫克以上,在蔬果中出類拔萃。
食材主治:茄子含胡蘆巴鹼、水蘇鹼、龍葵鹼、膽鹼等多種生物鹼。種子中龍葵鹼的含量最高,為1.2%﹣1.5%。果皮含色素茄色,紫蘇,及飛燕草素-3葡萄糖、飛燕草素-3,5一二葡萄糖。茄根含反式阿魏醯基酪胺、反式阿魏醯基去甲辛弗林、反式對香豆醯基去甲辛弗林等。茄根皮含薯蕷皂元。茄葉含茄鹼0.002%﹣0.003%。
清熱解毒
活血消腫
涼血止血
久咳熱咳
提高微血管彈性
減少皮下出血
降膽固醇
防直腸癌茄子是心血管等病患的優良食品
食材功效:
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有軟化血管的作用,還可增強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對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經常吃茄子,可保護心臟和血管,對高血壓、喀血和壞血病有一定的輔治作用。
茄子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希臘與克利特島,當地居民常年大量食用茄科蔬菜(包括茄子、番茄和辣椒)。那裡心臟病與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其他國家。
茄科蔬菜富含胡蘿蔔素、香豆素、單烯、三烯和酚酸,這些植物化學物質,都具有一定的防癌活性。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用蔬菜汁餵食小白鼠,結果小白鼠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含量明顯增加。茄子皮、白蘿蔔、甘藍菜的抗癌活性最強,其效力超過了抗癌藥物干擾素。
《本草綱目》上有記載,茄子主治寒熱五臟癆,不但可以降溫,還有止血、散血、止痛、消腫、寬腸、防口瘡、防乳頭乾裂等功效;茄花可治牙痛;茄子根莖可治凍瘡;茄葉含有茄鹼,曬乾磨成細末可化瘀消腫止痛。
|
上班時間 (劉小姐)(02)2913-4126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2段200號12樓之2(捷運淡水新店線七張站一號出口右轉至永華街口)
(瑞齊寧自然醫學中心:劉俊厚資深研究員) 0935-446-045
QQ:860644619
skype:keenonu2011
Fax:(02)2915-4392
king521020@yahoo.com.tw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opyright 199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