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痛風

 吳先生五十三歲台中人由於常年的甲狀腺亢奮及血糖與尿酸偏高是典型綜合症狀,也是典型的熱性體質經本培訓中心認定優先處理甲亢與痛風所開立食譜需滿足三種症狀的對症食譜:於是開立
 
A對症飲料∼蕃石榴蕊葉茶、蓮藕湯日飲一千二百cc (一週各喝三天其餘一天~改喝麥苗粉八克溫開水200cc )
 
B對症果汁∼蕃茄汁、五汁飲 或苦茶飲每天喝一種~三者輪流喝(日飲一千cc)
 
C對症驗方∼麥苗粉

經過兩個月調理最明顯是甲亢與痛風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其次血糖值也降了一些

糖尿病宜:

1.宜多吃山藥,對糖尿病十分有利,可當主食,最好在三餐前,先吃山藥100g左右,再吃雜糧飯(薏仁+燕麥粒+糙米),如此限制米食與麵食的攝取,才有助於穩定血糖值。
2.“苜蓿芽”具有豐富的酵素、維生素、礦物質,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減少併發症的危險性,一天至少吃兩次,早晚各吃1碗。
3.宜喝小麥草汁,對糖尿病的幫助最為明顯,每日早晚各喝30~50cc
4.少油、少鹽、禁糖。
5.勤做運重,控制理想體重,以防過胖。
6.三餐宜定時定量,多吃菜少吃米飯麵食。
7.宜穿柔軟的鞋:如布鞋,以免因磨擦破皮,導致感染、傷口惡化。
忌:
1.忌食精緻的白米或白麵。
2.忌甜度過高的水果,如榴蓮、香蕉、荔枝、龍眼、瓜果類等。
3.忌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性內臟、蝦蟹等。
4.忌高脂肪的食物,如:油條、炸薯條、蛋糕、乳酪、燻雞、烤鴨等。
5.忌抽菸,抽菸會導致呼吸及循環系統更差,易使糖尿病患者產生高血壓、心臟病等併發症
6.忌用花生粉、沙茶醬、芝麻醬等過於油膩的調味料。
7.忌食堅果類,如腰果、松子、核桃、花生等。
8.忌太鹹。
9.忌食任何加工食品,例如:香腸、臘肉、貢丸、泡麵、久醃泡菜、罐頭、蜜餞、素料、市售飲料及各種冰品等。
 
   

痛風

★宜
1、宜多攝取鹼性食物:
  新鮮蔬果如蓮藕、芹菜、番茄、茄子、黃瓜、胡蘿蔔、苜蓿芽、 鳳梨等,可使尿酸在鹼性體質中易溶解、排出,反之酸性體質易發
  生尿酸沉澱而加重病情。
2、宜吃低熱量飲食: 痛風病人因嘌呤在體內堆積易形成肥胖,故體重增加易加重病情。
3、宜多喝水:每天喝足
3000cc的水以助尿酸排泄。
4、宜適量補充
AB群、CE等維他命。
5、宜多吃櫻桃有助於降低尿酸,對痛風有效,每天宜吃
1台斤,
  吃
7天須停1天。
6、宜吃苜蓿芽營養湯:
  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屬強鹼食物,每日喝一杯
500cc,不僅有助於
  改善高尿酸,對整體健康的維護更是功效顯著,抗病力轉強。
7、宜平時可以車前子
30克煮1500cc水代茶飲,可降尿酸亦可治便秘、血壓高。

1、忌健素糖、啤酒酵母等酵母類食品;含酵母的乳酸飲料,如養樂多、
  酸乳酪等。
2、忌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原豆類。
3、忌草菇、香菇、洋菇等菇菌類。
4、忌動物內臟、海產。
5、忌喝酒:是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啤酒。
6、忌蘆筍、紫菜、銀耳、腰果、優酪乳、啤酒酵母等高嘌呤食物。
7、忌高脂及高糖類食物。

 
 
甲亢

調養重點
1、宜補充消耗過多的蛋白質、熱量、維生素C和B群,如奶品、黃豆、豌豆、綠藻、酵母類(如啤酒酵母、糙米酵素、酵母粉
.等)及大豆製品。
2、宜常吃滋陰清熱食品,如西瓜、甘蔗、梨、冬瓜、大黃瓜、綠豆
等。
3、宜常喝苦瓜湯、明日葉茶、靈芝茶

【五汁飲】 7-A
【材料】蘋果1個(約100g)、大黃瓜1/4條(約150g)、苦瓜1/4條(約100g)、青椒1/4個(約50g)、西洋芹菜2片(約100g)
【做法】
1:蘋果、大黃瓜去皮切塊,苦瓜、青椒、西洋芹洗淨切塊。
2:所有的材料用分離式榨汁機榨出原汁,現榨現喝。
【蓮藕湯】 55-A
【材料】新鮮蓮藕600g
【做法】 
蓮藕洗淨,連皮切片,加水3500cc合煮,滾後轉小火續煮45分鐘,濾渣即可當茶飲。
 
【番茄原汁】 49-A
【材料】大番茄2個
【做法】 
番茄洗淨去蒂切塊,以分離式榨汁機榨出原汁。
 
【番石榴蕊葉茶】 49-B
【材料】蕃石榴蕊葉(乾品)3g
【做法】
蕃石榴蕊葉洗淨,加沸水500cc,沖泡10分鐘,濾渣即可當茶飲。
 
苦瓜飲87B
材料:苦瓜1條
 做 法 苦瓜洗淨切開去子切塊,加水
750cc合煮,大火滾後轉小火續煮20分鐘,取湯飲用,苦瓜留待日後當佐菜。
 

http://www.keenonu.net/     

 

上班時間 (劉小姐)(02)2913-4126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220012樓之2(捷運淡水新店線七張站一號出口右轉至永華街口)

 

(瑞齊寧自然醫學中心:劉俊厚資深研究員)  0935-446-045

 

QQ:860644619

 

skype:keenonu2011

 

Fax(02)2915-4392

 

king521020@yahoo.com.tw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opyright 199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