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內容,回歸自然,傾聽身體細微的反應,進而給它最營養最纯淨的食物,讓身體及時得到滋養而逐漸復原。教研部內訓資訊
 
項目
對症類別
調理建議
飲用量
重要叮嚀
A1
飲料調理
黃耆紅棗枸杞湯 51-A
A1或A2每種各三天互輪,建議日飲量1000CC以上
任何對症驗方原則在空腹吃效果佳
A2
 
156-A桂圓黑棗湯
   
B1
蔬果汁調理
止咳蓮藕羹 8-C
B1或B2每種各三天互輪,建議日飲量500CC以上
 
B2
 
155-C紅棗杏仁薑茶
   
D
正餐
 
有特別建議外,依日常做法
 
F
水果
葡萄 蘋果 櫻桃
建議一天吃一種以上水果
 
W
 
有些症狀有特別規定外,建議日飲1000CC以上
 
H
保健方法
專案個別輔導
避開餐後片刻為宜
 

 

回健康內容

回健康促進

回首頁(全民學食療)

 

山藥、芡實、薏仁就是最好的朋友,這三種食材是不需要身體額外的支出,就可以提供身體氣血的良藥美食。
山藥:補氣而不上火,補陰而不助濕膩。
薏仁:體內有濕氣或濁水(如:水腫、濕疹),薏仁都是你最好的幫手。李時珍說孕婦不宜,可能是怕利水過頭,把羊水也給利乾。但是近代的醫家指出,山藥50g+薏仁50g 熬成粥,可改善肝硬化腹水的現象。
芡實:鞏固你的氣血。
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只有把氣血補足了,才有抵禦疾病的本錢,有人吃點東西就脹氣不好消化、有人是吃完東西沒多久就上廁所、有人是吃東西只進不出形成便祕、有人吃完東西容易生痰、有人吃完東西不長氣血反生贅肉,這些都是脾胃不健全所造成的,所以要改善體質的前提就是要從脾胃下手,讓自己有製造和儲備氣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