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痛發生時,必須先找醫生診療。若能探求病因,同時改善錯誤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內容,回歸自然,傾聽身體細微的反應,進而給它最營養最纯淨的食物,讓身體及時得到滋養而逐漸復原。教研部內訓資訊

 

項目
對症類別
調理建議
飲用量
重要叮嚀
A1
飲料調理
魚腥草薏仁湯77B
 
A1或A2每種各三天互輪,建議日飲量1000CC以上
任何對症驗方原則在空腹吃效果佳
A2
 
艾草紅棗湯 13-A
   
B1
蔬果汁調理
甘蔗薑汁 11-C
 
B1或B2每種各三天互輪,建議日飲量500CC以上
 
B2
 
鳳梨蘋果汁 48-B
 
   
D
正餐
糙米黑芝麻栗子飯76C
 
有特別建議外,依日常做法
 
F
水果
櫻桃 蘋果 鳳梨
建議一天吃一種以上水果
 
W
 
有些症狀有特別規定外,建議日飲1000CC以上
 
H
保健方法
專案個別輔導
避開餐後片刻為宜
 

 

回健康內容

回健康促進

回首頁(全民學食療)

 

宜:

 

1.宜多補充含有鈣、鉀、鈉的食物,如馬鈴薯、糖蜜、紅棗、薑、黑芝麻、優酪乳等。

 

2.宜保持下肢的保暖,以防止因循環不良而造成腳抽筋。

 

3.運動後補充適當的電解質。
忌:

 

1.不宜吃寒涼的水果,如:火龍果、水梨、 楊桃、山竹、葡萄柚、草莓、枇杷、番茄、西瓜、哈密瓜、奇異果、柚子、橘子、椰子水…等。
2.不宜吃寒涼的食物與飲料,如:冬瓜、菊花、海帶、綠豆、冰淇淋、冰涼飲料…等。

 

3.忌長時間在不通風的密閉空間運動,造成水分大量流失而引起電解質的失調。

 

4.忌穿太厚或太重的衣服工作或是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