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型的訪客計數器

 

目錄↑

健康之鑰研究院劉俊厚院長33症狀阿是穴補強手稿

阿是穴

人體共有十四條正經與奇經八脈,沿途分布了三百六十五個穴道與無數經外奇穴,

即使資深醫師也難以盡識其中底蘊。好在「藥王」孫思邈發現了「阿是穴」:

大多數疾患都可以在體表找到壓痛點或對應點,只要在這些關鍵點上施予刺激,

就有改善或緩解不適的作用;若能以「八總穴位」等為配穴,效果更佳。

阿是穴究竟是什麼?在中醫界有很多的定義,多數人都會提到《備急千金要方》的一個古老的故事!

據說,唐朝名醫「孫思邈」在為病人治病時,一直找不到好方法,

結果有一次在幫病患身上按壓的時候,突然間病患叫出來「啊,好痛!」,

結果痛症快速舒緩,所以這個穴道叫做「阿..是..這個穴!」

依照這個原理,後人不斷觀察與研究,發現阿是穴具有以下6個特點:

  1. 以痛為俞:學習阿是穴並不需要閱讀任何書籍,只要哪裡按下去會痛(有痛便是穴),
  2. 甚至出現酸、麻、脹、痛、重,那就是阿是穴,也稱為「壓痛點」。
  3. 通常不是傳統穴位:阿是穴通常不是中醫書籍上描屬的14經絡穴道,
  4. 但有時候也會與傳統穴道重疊。
  5. 隨病消長:阿是穴是居無定所的,疾病出現之前不會痛,疾病消失後也會消失
  6. 位置沒有一定規則:阿是穴不一定會是病患主訴的部位。
  7. 例如:改善手痛的阿是穴可能在腳、背部...等等,
  8. 不容易理解其原因,所以又稱「天應穴」、「不定穴」。
  9. 療效快速:阿是穴不容易找,找到後效果效果卻非常快速,這就好像是人體的尋寶一樣。
  10. 反應物聚結:阿是穴除了會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
  11. 經常會一些不同形象結塊的反應現象,按揉之後會逐步消失。

6個藏寶線索,快速找到阿是穴

阿是穴通常就是神效穴,在多數的時候是不容易找的!

整理出以下快速找到阿是穴的幾種方法:

1. 哪裡痛,就先從哪裡下手

其它的疼痛部位也是一樣,通常疼痛的位置附近,就會出現所謂的「阿是穴」。

然而,疼痛附近的穴道,雖然多數的時候都會緩解,但是通常卻不是最有效的穴道。

2. 前病後治、左病右治、上病下治

人體的膀胱經上,古從至今都紀錄著所謂的「背俞穴」,至今依然沒有人知道這是如何發現的?

人體前胸腹部的臟腑疾病,會反應在背部的穴道,

近代的西方物理治療大量運用這種背俞穴的理論

3. 從對應經絡下手

在討論對應理論,因為基於「陰陽五行」理論,

一條經絡異常時,通常其他的經絡也會同步異常。

大腸經異常時,也可以去找同名經,也就是「足陽明胃經」,也可以去找表裡經,

也就是「手太陰肺經」,只要細細尋找,

仔細按壓,就會找到特別明顯疼痛的穴道,那就是「阿是穴」。

4. 從季節性異常經絡下手

每個節氣之間都會有特定的異常經絡出現!

5. 從肌肉、經筋下手

許多人都是屬於慢性症狀,這就可以從肌肉的角度來下手

右腳膝蓋沒力,這可能是胃經、膽經氣血經絡阻塞,造成「股直肌」筋縮所造成的,

那就從股直肌的源頭下手吧!他用手指輕輕地揉按大腿上半部的股直肌附近,

找到痛點不到1分鐘之後,主管就覺得膝蓋無力的現象明顯改善!

6. 移除反應物及筋結

上面提到的經筋,其實還有一種變化型,最容易發生在腹部。由於現代人普遍暴飲暴食,

脾胃氣血運作不良,許多通往腹部的經絡都是阻塞的。因此時間久了之後,

都會在腹部出現一些各種形狀的反應物,很難解釋這究竟是什麼!

不管它是什麼,只要經常去按摩它,它就會消失,

隨之各種不舒服的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找到阿是穴,就好像找到寶藏一樣,不論什麼疼痛、症狀或疾病,

依照輕重都會改善一大半,甚至痊癒。由於尋找阿是穴的方法需要經常練習,

也需要運用點頭腦思考,平時就要拿自己作實驗,

不但免費且有效,還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

阿是療法,是以選取“阿是穴”爲治療病症的一種簡便易學、方便實用的點穴療法。

阿是療法的適應範圍:適應病症範圍廣泛,凡人上下各部位所發生

的多種因素所致的各種疼酸麻脹症狀,都可以運用此法進行治療。

阿是療法的選穴原則:以疼爲俞,進行局部治療。(例如:右膝疼痛,

則以所疼範圍之中心爲俞穴取用;又如偏頭疼,則以患者所疼範圍爲中心爲俞穴,

進行點穴治療。)所以說,“阿是穴”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

阿是療法的治病原理:是通過手指對穴位的快速而有節奏的輕輕點動,

使局部皮毛産生一種微紅微熱變化,以達到解除因局部肌肉痙攣而發生的疼痛;中醫認爲:

“痛則不通,不通則痛”,阿是療法則是依據這一理論,通過指法的彈動力量,

消除局部痙攣造成的阻塞,達到通暢,通則不疼,

消除阻塞自然就緩解了痙攣,使症狀消失。

阿是療法的應用:用於臨床各科,配合各種大小病症的藥物治療,

其消除各局部不適症狀,方便及時,,當即見效,立竿見影,

不論是止痛效果還是止疼速度,都比針藥止痛快而穩,沒有任何副作用。

阿是療法的特殊作用:代替三棱針進行救治昏迷即時可用,應心得手,

效果顯著;選取某局部穴位局部點動,可將蛔蟲致死排出;

局部點動關節囊腫,可達當即或數小時消失的速效。

阿是療法的方便實用:阿是療法是以手指直接點觸人體體表局部所生疼痛部位(阿是穴)

爲治療手段的治病方法,簡便易行,隨時隨地可以施點,方便得手,遇病則治,遇急則救,

遇痛則止,病人坐立仰臥均可,不需脫衣,直接觸擊,則可達到理想的目的。所以,

不論在任何場所,都可對症施治,而收到手到病除的效果。

阿是療法人人可學,人人可用,直接對準疼痛區域(阿是穴)進行點治,

既可運用於醫院科室、病房、護理,又可在家庭人員中相互以此消除疾苦,

也可自己運用此法對方便點動的部位所生之疼痛進行自我治療。

阿是療法的推出:將對全人類的健康保健發揮應有的作用。

阿是穴,穴位分類名。指以壓痛點或其他病理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的穴位。

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千金要方》:「吳、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

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阿是,

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

穴位分類名。指以壓痛點或其他病理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的穴位。

又名不定穴、天應穴。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

中醫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部位的腧穴。又稱天應穴、不定穴。

靈樞.經筋》說:「以痛為輸」,即根據痛的部位來定位。

阿是穴這一名稱,是《備急千金要方》開始提出來的。它既無具體的穴名,

又無固定的位置,臨床上多用於疼痛性病證。阿是穴在疾病診斷上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如在足三里下1∼2寸間有明顯壓痛,結合臨床右下腹部疼痛等體征,有助於闌尾炎的診斷。

傳在古時有中醫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

有一次無意中按到病者某處,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緩。醫者於是在該處周圍摸索,病者呼喊「啊...

是這裡,是這裡了。」醫者加以針灸,果然使病程轉好。

於是把這一個特別的穴位命名為「阿是穴」。

根據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

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 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

也就是說,用針之時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話,扎在合適的地方,

如果能夠達到效果的話就可以。這些特殊的痛點就稱之為「阿是穴」。

中醫認為,阿是穴通過經絡系統與臟腑組織相聯繫,而經絡系統在生理上具有溝通上下內外,

將氣血營養輸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將病邪由表入里的傳注途徑。所以,

阿是穴即使治病的最佳刺激點,同時也是疾病反映點,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診斷和治療。

 

 

http://youtu.be/B___rS3quSc

             

http://youtu.be/3872g6k7Wws

 

 

動體內神醫(自癒力)培訓搖籃→健康之鑰研究院(此網站由創院 劉俊厚院長親自建構)

©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7-2030

任何人或机构在抄袭、抄录或连结前,若未获书面同意均当作是侵犯版权行为